漳州新闻
从三个村庄故事,看华安富美经济
2025-08-11 11:51  浏览:7521

  发挥地理环境优势,促进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从三个村庄故事,看华安富美经济

  ⊙陈 蕾 黄 森

  游客在贡鸭山村参观百亩绣球花海 黄建和 摄

  连日来,华安县“乡镇主官带你游”系列短视频吸引了不少关注。坪水村的畲族图腾彩绘、高石村的竹林茶寮、贡鸭山村的绣球花海等在短视频里一一呈现,一个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山村,走上“生态+文化+旅游”的发展新路子,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体验。近年来,华安这个常住人口十几万的山区县,发挥地理环境优势,促进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将绿水青山变成带动村民致富、乡村焕新的金山银山。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县游客量285.51万人次,旅游收入26.93亿元,增速双双飘红。

  “生态饭”越嚼越香

  汽车驶过高安镇区,沿山路向西行约6公里,就来到了坪水村。这个重峦叠翠间的山村,黄墙黑瓦的畲寨错落有致,墙上彩绘明艳生动

  “我们村以前是华安最落后的村,路窄到车都不好进。”坪水村党支部书记钟明土回忆道。2016年,华安县启动实施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这个当年被称作“贫水”的村子,通过环境整治,建设公厕、道路、广场等基础设施,开发魔公瀑布、樱花谷、新娘泉、畲乡古道、鹰仔峰等旅游景点,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提升。

  坪水村还从畲族文化中找到了发展机遇。火把节、竹竿舞、三月三畲族文化节接连登场,盛夏的“山哈坪水泼水节”更是让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7至8月的每个周六,在魔公瀑布畔,游客与村民一起泼着“吉祥水”,水花飞溅间,笑声此起彼伏。

  从“脏乱差”到“游食宿”闭环,坪水村用“山哈坪水”文旅品牌串起了生态与文化。村道旁的魔公瀑布成了天然氧吧,15幅3D彩绘墙将畲族图腾、民俗场景化作“桃源秘境”,民宿、畲家风味餐厅、文创体验馆次第开花。

  村民钟德树将闲置房改造成11间民宿,顺带卖起笋干、虎尾轮等山货,游客多了,农产品也有了销路。“年景好的时候营业额能有数万元,这‘生态饭’越嚼越香。”

  2024年,坪水村接待游客超1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50万元,村民通过经营民宿、销售农产品等方式实现人均增收超2.3万元。

  古厝焕新生,游客留得久

  高石村这个平均海拔680米的小村,曾因偏僻而“藏”在华丰镇的深山中,如今却成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2024年村财收入达56.88万元。

  漫步在静卧溪畔的生态步道,村民邹溪林感慨道:“早年污水横流,如今溪水清得能照见云影,过年回来都舍不得走!”

  这场蜕变始于2018年的“大扫除”:拆除2000平方米旱厕和鸡鸭圈,清运4300立方米河道垃圾,新建10350米排水管网。村里更有800米生态步道沿溪蜿蜒,2公里绿化带串起竹海茶田。

  古厝新生更显巧思。村集体创新“民修村补”模式,为村里的五凤楼换上现代芯。“我们既保住了青砖黛瓦的乡土味,又让房子里能装空调、通热水。”高石村党支部书记邹火标指着修缮后的古厝说。

  高石村的“绿盈乡村”已转化为“共富聚落”。村集体牵头成立旅游发展公司,筹资380万元建设游乐设施和农家乐,12家民宿、4家餐厅让游客“住得下、留得久”。善食文化体验基地以二十四节气为脉络,把药膳、观星、茶文化融进游客的行程。童梦乐园建在竹林间,7栋主题建筑与康养步道串联起“游—吃—住—玩”的生态闭环。

  “过去游客拍张照就走,现在住两三天的越来越多。”邹火标介绍。2024年,村庄游客量突破20万人次,旅游收入同比增长35%,古厝里的“绿盈故事”愈发醇厚。

  过去卖地瓜,现在“卖”健康

  周末,在贡鸭山村的百亩绣球花海中,一位身着便装的“新村民”正向游客侃侃而谈。“你看这蓝紫色的绣球,像不像普罗旺斯的薰衣草?”这位“新村民”叫李振华,是村里的义务讲解员。

  李振华来自市区,租住在山村多年。这段时间,他在周末“主动请缨”,用方言和普通话,向游客讲解品种、花语与养护故事。

  今年,首届绣球花活动季暨招商引资推介会把这个海拔近千米、森林覆盖率95%的村庄推到了聚光灯下。百亩绣球花海与古厝、溪流、栈道相映成趣。竹荪种植基地、森林康养度假区、麝香养殖基地三大项目签约……在贡鸭山村,生态资源正加速转化为生态产业。

  “过去卖地瓜,现在‘卖’健康!”贡鸭山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邹燕青指着绣球花海旁的自助菜摊介绍说,村里打造“春赏花、夏避暑、秋收稻、冬观凇”四季IP,今年首届绣球花活动季期间,单日自驾游客超2000人次。

  “从‘脏乱差’到‘一床难求’,贡鸭山的变化太大了。”“新村民”方德辉的民宿里,夏天的客流量让房间供不应求。他和村民合作,用“以租代建”模式盘活老宅,既解决了翻修资金问题,又让游客住得舒适。

  生态红利的释放,还藏在村里“共享菜园”“自助菜摊”的烟火气里。游客既能亲手种菜,也能直接买下村民的绞股蓝茶、红菇、竹荪、蜂蜜。村里还计划建设露营基地,推出星空音乐会、森林瑜伽等活动,让一日游变深度游。

责任编辑:蔡建如 徐镜正 周媛婷

发表评论
0评